2014年,幾乎深圳大小餐飲公司都不同程度參與到餐飲新媒體傳播營銷中。百度廣告、微信廣告與搜狐互動、淘點點、微信支付和公眾賬號進行會員折扣活動等。對于餐飲業而言,新營銷意味著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網絡渠道包裝一個餐飲品牌,甚至是一道菜品。過于存在于餐飲與廣告業中的“硬廣”概念會更加各餐飲公司,會更貼近和符合受眾的消費心理。在互聯網產品思維中,一道菜品,不僅僅是糖醋油鹽的美味體驗,更是一個有著傳播餐飲文化需求的故事,或者是一種美味情懷訴說,深圳秦記餐飲也贊同這一點,
吃貨集體亮相“美食尋味”展
“美食尋味”展是這次“深圳味道”頒獎活動現場的重要亮點。從11月上旬,南都《美食周刊》開始進行尋味團的內容報道,其中包括“12星座女生的啃骨大賽”活動,還有芙蓉樓定制尋味菜系列報道。這次頒獎活動,《美食周刊》將歷次報道過的尋味團活動做了集中的展板進行展示。
此次美食頒獎活動,不僅有得獎的33家餐飲公司到場,還邀請了快餐配送公司尋味團吃貨代表、美食達人評審,以及餐飲公司、新媒體行業同行參與。到場的餐飲機構都對此次活動別具一格的“圓盤”簽到板表示贊揚,漁米粥餐飲董事長黃偉波就認為“圓盤造型的簽到板和餐廳簽名卡有別于其他頒獎禮,更具趣味看點”。
各食堂承包群策群力探索新媒體餐飲營銷
2014年深圳餐飲市場的重點是—新媒體營銷。利用微博、微信等進行新媒體營銷已經成為餐廳力圖轉型和升級的關鍵。餐飲行業如何進行營銷?芙蓉樓飲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建紅以芙蓉樓為餐廳個案進行現場演講。演講內容被在場的餐飲同行形容為“干貨很多也很實用”,從如何具體進行會員互動,再到如何組織和策劃話題,更是分析了會員的消費心理,以及微支付的實施方式等。
騰訊微信支付合作伙伴、華陽信通總經理李澤慧也從理論角度向現場餐飲同行詳解微信應用,以及微支付未來前景。
營銷是輔,餐飲仍是內容為王
頒獎現場還進行了“餐飲新媒體營銷方式”的話題論壇。舉人爺飲食機構董事長陳漢宗、搜狐新聞美食自媒體聯盟深圳站站長王少安、美食旅行作家張丹豫、奧一網自媒體主編羅金海和龍巢盱眙龍蝦市場總監李想參與到話題討論中。陳漢宗提出:“餐飲企業最重要的還是食材,食材是餐飲的命根子。現在餐飲公司進行新媒體營銷會出現很多曇花一現的品牌。未來,舉人爺會更專注做蠔文化,做我們自己的雜志。”奧一網自媒體主編羅金海認為,新媒體時代,再小的個體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傳統媒體的渠道優勢已經消失了,微信餐飲公司時代新媒體營銷會更加去中心化。
王少安從消費者角度提出的想法是,餐飲公司不要忠言逆耳,要關注消費者真實的感受。很多時候,消費者真實提出的負面言論,或許才是最有價值能夠助推企業前進的動力。那么深圳食堂承包和深圳快餐配送不應該這樣監督自己嗎?深圳秦記食堂承包和快餐配送我這里表態:一定站在消費者角度做出放心食品,為人類健康盡自己微薄之力。
|